眼睛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感觉器官,能够接受外部的光线刺激,从而将光冲动传导到大脑中枢,引起视觉,这样人就可以通过眼睛获得外界的信息。在正常情况下,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90%都是由眼睛来完成的,所以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视力会受到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影响,如读书写字姿势不端正;在过强光或昏暗处看书;长时间或近距离使用电子产品等。如果视力出现了下降,会对正常的生活、学习或者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。
一、近视会给生活带来哪些不便?
●吃饭的时候,镜片会被热气熏起一层雾,看不清东西。
●跑步、玩耍的时候,眼镜容易脱落、损坏。
●一旦近视度数过高,诸如航天、航海等专业都将向孩子关上大门,甚至包括参军。
●最大的危害是:高度近视容易引起视网膜出血和视网膜脱离而导致失明。
高度近视的危害:
●眼球突出、视网膜萎缩变形、裂孔,出血,导致失明。
●各种并发症:视网膜脱离、青光眼、白内障
二、近视成因
1、遗传因素: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,孩子近视风险会增大。
2、环境因素:长期近距离用眼,缺乏户外运动,持续阅读时间过长,环境照明不佳,阅读字迹过小或模糊不清等。
三、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近视?
平常可以从孩子看东西的状态来判断:如喜欢眯眼、看电视时往前凑、经常揉眼睛;如果挡住孩子的一只眼睛后孩子觉得看东西模糊了,那么孩子有可能是单眼近视,这种最容易忽视,耽误治疗。
四、预防近视请养成良好用眼习惯
(1)确保充足的户外活动
活动形式不限,学龄前儿童至少3小时。除了在园2小时户外活动,放学后、周末和寒暑假家长要积极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。
(2)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
“一拳一尺一寸”: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;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;书写时握笔手指要与笔尖之间一寸远。
(3)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要休息
“2010”法则:学龄前儿童每15-20分钟近距离用眼,至少休息10分钟。
(4)严格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
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,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。
平时看电视时,应与电视机保持3米以上距离。
(5)确保良好的照明环境
不要在过亮、过暗的光线下读写。
窗户进来的大自然光线或台灯灯光,应从座位的左前方射过来,避免在书上形成阴影。使用台灯时家长要注意,应同时打开房间大灯,避免光线落差太大。
(6)充分睡眠,规律作息。
幼儿每天睡足10小时。
(7)平衡膳食,均衡营养。
不挑食不偏食,多吃水果蔬菜,少食甜品和含糖饮料。
(8)避免不良用眼行为。
走路、躺卧、晃动的车厢内、直射阳光下及光线不良时不看书或电子产品。
(9)定期检查视力,发现近视及时矫正。
让我们及时关注孩子视力健康,守护孩子的心灵之窗!